-
-
字大
-
字小
党的十八大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刚开始仅覆盖国有单位扩展到非国有单位、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居民,直至覆盖全体国民,城镇各类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却把黑手伸向了这些即将退休人员的养命钱。据汉川市检察院近年查办的3起以办理养老保险为名实施诈骗犯罪案件看,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应当引起重视,加强打防对策研究。
一、当前养老保险诈骗犯罪特点
一是以假冒的社保人员身份实施诈骗。今年10月份办理的犯罪嫌疑人杨某、刘某、沈某三人,从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间,结成诈骗团伙,打着“汉川市劳保局华严农场劳保社区”旗号,在街头租房挂牌营业,门前摆放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宣传栏”,内容为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要点和参保缴费对应表,给人的第一印象俨然是劳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并且刘某、沈某是从网上招聘的大学毕业生,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上述三人以办理职工养老保险金和低保金为名,成功骗取43人,敛财70余万元。
二是以虚假的特定关系人身份实施诈骗。汉川市马口镇的胡某和汉川市仙女山办事处的胡某某,是亲兄弟。胡某下岗后,知道汉川有一个局长考试应聘在省社保厅当副厅长,便谎称自己弟弟的老舅在省厅办公室办理病退,可以帮人办理病退手续,提前领取退休金。2010年6月份,胡某第一次与熟人余某同坐麻木,问他在劳保局有没有熟人,叫他帮忙办理病退手续,胡某便开始动起骗人这个念头,收了她8000元,过了4个月后给她提供的银行卡每月汇去1300元,此时在3509工厂传出去了,接着他瞒着老婆也给她办好了病退手续,每月在银行卡上收到1300元,别人就越发相信了,此后两年多一共骗取了120名下岗职工。他的弟弟胡某某看见哥哥帮人“办病退”来钱快,有吃有喝,用钱大方,赌博输钱上万元满不在乎,别人还要请他唱歌跳舞,另外送几条好烟表示感谢。2011年7月胡某某也学着哥哥干起了养老保险诈骗勾当。
三是以提前发放工资的方式掩盖真相实施诈骗。这三起诈骗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给最初被骗的人按月发放工资,多的有1500元,少的有1200元。这样经过“受益人”的宣传,起到辐射效应,可以蒙蔽更多的人心甘情愿找骗子办理养老保险。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要求当事人提供照片、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号,与社保局办理养老保险手续所要的资料一模一样,许多人就信以为真。居住在马口镇的下岗职工胡某兵,2011年上半年找犯罪嫌疑人胡某为妻子何某某办理病退手续,交了16000元,半年后每月领取退休养老金1200元,之后为自己交了16000元办理病退手续,每月领取1500元,此后截止2012年9月发案时止,先后介绍11个亲戚一共交了20多万元给他们办理病退手续,最后的3个亲戚每人被骗2-3万元,血本无归。
四是专门针对熟人或下岗职工实施诈骗。在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不设防以及下岗职工和中老年人防骗能力差的心理特征,专门针对熟人或中老年人进行诈骗,此类案件共3件5人。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份,犯罪嫌疑人胡某以自己是3509工厂老职工,利用同事、熟人和亲朋好友相互介绍,穿针引线,在马口镇对120名受害人实施诈骗,金额高达170余万元,其中大部门是3509工厂的下岗职工。诈骗单人数额一般在2-3000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00元,少的有也10000元。被骗人员大多数跟犯罪嫌疑人熟悉,百般信赖,甚至连收据也不打一张留下备查。案发后,对取证和维权都带来不便。
五是犯罪时间长,作案次数多,涉案金额特别巨大,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在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获取被害人信任后,长时间多次对多名被害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巨大或特别巨大,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如胡某作案时间长达3年,骗取120人,诈骗金额1709300元,以所谓发放工资的方式发给被害人“工资”404850元,案发后只退还被骗款88800元。胡某某作案时间长达一年,诈骗15人,共计29万元,大部分赃款赌博输掉,案发后无力退赃。犯罪嫌疑人杨某、刘某、沈某三人作案时间长达1年半,诈骗43人,骗取金额70余万元。
二、打击和防范养老保险诈骗犯罪的对策
1、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针对人们对养老保险诈骗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养老保险知识和办理方式又知之甚少,缺乏对以办理养老保险为名的诈骗犯罪的辨别力,公安部门和社保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发生的典型案例,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流动打工者,系统深入地进行社会养老保险知识和办理方式的宣传教育,讲清什么机构是依法办理,什么方式是合法办理,什么途径是非法诈骗,指出以违法的方式代办养老保险业务的行为性质和当事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企业员工和下岗职工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打着办理养老保险旗号的各色骗子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以免受骗上当。
2、公安部门要强化侦查破案。公安经侦部门要注意对此类犯罪的规律特点的调查研究,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把群众反响大、社会影响面广、领导关注的重大案件为主攻目标,力争快侦快破,最大限度的追缴赃款赃物,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同时,打击和防范养老保险诈骗涉众犯罪,获取情报是关键。要结合涉众犯罪的规律特点,建立专门的打击涉众犯罪的控制力量,在重点行业、领域和部位建立控制阵地,在重点行业和人群中以及乡镇集市物色建立秘密力量,构建立体交叉的控制网络。一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及时捕获信息,主动发现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涉众犯罪线索,及时跟踪侦察破案,做到未动先知,打早打小,大大减低其危害程度,把人民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侦查破案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疏导工作,要做好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准备工作,将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被害人集中串联和上访聚集,全力维护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社会公众和下岗职工要增强法治意识。养老保险诈骗犯罪之所以能得逞,除了诈骗者的狡猾奸诈之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一些下岗职工为了占国家的小便宜,相信邪门歪道,找权势、走后门、托关系,缺乏法治意识、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为眼前的利益所驱动,见利忘法,见利忘义,见利忘险,不仅不去思虑可能出现的问题,相反有的连他人善意的提醒都听不进去,结果是想占便宜,吃了大亏,到头来后悔莫及。如果许多下岗职工不想贪占小便宜,遇事冷静一点,思考一下,咨询一番,面对熟人的行骗伎俩,则完全可以避免发生,不会上当受骗。
作者: